启动现代农业“低高度发动机”
日期:2025-11-14 09:56 浏览: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近日,在2025年天津市第二届农业无人机创新应用大会暨农作物植保员职业技能大赛上,400余名观众聚焦农业无人机切割实战操作和技术,探讨现代都市农业和低空经济的未来发展。从施肥到播种,从田间管理到收获,“低空机器”服务现代农业的情况很多。低海拔经济与现代农业融合带来的高效高产,让现代农业焕发出“低能活力”,为粮食安全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今年年初印发的《深化农村改革坚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明确提出,支持智慧农业发展,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飞等技术应用场景。在此指导下,我国多地出台专项措施,从政策支持到资源配置,积极推动无人机等低空技术与农业生产加速融合。不仅低空经济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一系列场景丰富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能力,也展现了低空经济在推动农村全面复兴中的能量。低空作业装备可以突破体力劳动、地形等诸多限制,实现精准化、标准化、规模化作业。农业领域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还可以带动无人机相关的数据处理、设备运维等上下游产业环节,链接农业领域的“低空产业链”。一些地区以加强农业植保等低空飞行作业、大力发展无人机作业为契机,将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农业作业深度融合,拓展大规模智慧农业应用场景,加快无暗智能农场建设,积极推动农业领域无人机“标准规范”。启动农业领域“低空发动机”,必须注重现代技术基础。看看实际的农业文化生产,加大低成本农业装备基础技术研发投入,如重点关注无人机续航、载重、导航精度等关键指标。支持农业服务等相关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研发更适合不同作物、不同情况的专用装备,让低空技术更好满足农业生产实际需要。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加快农用航空服务站、设备维修网点、电池更换站等基础服务建设和完善,解决电池续航焦虑问题和作业过程中的维护问题。完善低空飞行管理机制,明确农业作业空域使用申请流程和规范,平衡安全监管提高经营效率,使农业经营高效化、规范化。还要注重激活人才作为重要支撑啊。可以增加对农民操作和基本维护低高度设备的培训。比如,在提高农民数字化能力的新型农具培训中,可以专门设立“低农技术培训”。链接、培育一批会运营、会维护的“新农民”。支持和引导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低水平农业发展提供稳定的人才队伍。 (作者:马薇薇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