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年轻人眼中的“好房子”是什么?

日期:2025-11-18 09:58 浏览: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年轻人眼中的“好房子”是什么? 2025年11月18日 08:40 来源:中国青年报记者 邹俊奇 刘银恒 每天早上8点20分,23岁的康康下楼去早餐店取预定的早餐,步行5分钟到地铁站,然后乘坐地铁15分钟直达公司。 9:00之前,他坐在办公桌前。 “虽然今天的合租房间还不到20平方米,但我对租金价格、周边设施和舒适度都很满意。”他说。今年10月,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保利发展北京公司发布了《2025年北京互联网行业青年“好房”需求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调查显示,2000年以后出生的受访者中,超过70%的人居住在出租屋中,其中30.08%已出租,41.46%已全部出租。超过40%的受访者表示,通勤距离长、周边设施缺乏是主要痛点。此外,隔音差、采光差、房屋布局不佳等问题也影响居住体验。一位互联网行业的采访者为中青报、中青报记者提供了避免招聘陷阱的指南。陷阱大多集中在房租、居住环境、中介服务态度、物业服务水平等方面。“我在南方金融城附近工作,最近的房子在我工作的地方,租金较高。便宜的要么距离较远,要么‘又旧又破’。”康刚找了一两个月的房子,却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房子。最终,他只在4公里外的火车南站附近临时租了一套老房子。 “每天我都听到摩擦声“火车和铁轨之间,还有摊贩的叫卖声。”后来,康康从同事那里得知,别人的出租区域有一个空房间,在线下看了房子后,他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虽然是合租公寓,面积比之前整个出租小了一点,但同事说这个小区的保安服务和物业都不错,离单位也很近。”现在看来是正确的选择。”联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怀认为,对于年轻人来说,除了买得起、安全之外,还需要有烟花、有社交环境。他表示,新时代的居住空间应该有自己的味道和时代的温暖。“对于年轻人来说,好房子应该是志同道合的人聚集的舒适场所。”《报告》显示,在“社区期待清单”中,便利店、表达站、维修站、托儿所和社区食堂位列前五。吃夜宵、整理家居用品、选择表情包……这些都是给生活带来混乱的日常需求。他们不仅体现了年轻人对家居属性的多元化理解,也表达了他们对舒适生活的渴望。对于以年轻人为主的互联网从业者来说,生活质量高度依赖于数字体验。还要求住宅“也要懂点科技”:智能安防、智能门锁、智能家电是最受欢迎的三大配置;而整个家庭的高速网络覆盖,就是支撑他们灵活工作的“新基础设施”。 31岁的佳宁(化名)四年前从江西来到北京,在一家互联网公司从事新媒体运营工作。上个月,他搬进了公司专门为外地员工提供的一套公寓。雇员和实习生。 “一年前,当这块土地开始建设时,我和同事们思考了这些建筑的用途。后来我们发现它们是员工公寓。”佳宁说,此前他在宋家庄附近租房,距离单位约17公里。 “通勤时间大约需要40分钟,早高峰期间地铁上的人群非常引人注目。”嘉宁说,公司提供的公寓设施非常周到:入口处设有人脸识别闸机,电梯有固定楼层楼梯,进门配有智能密码锁;房间配有符合人体工学的椅子、干湿分离的浴室、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和家具。此外,公寓所在园区规划了5000多平米的商业空间,目前设有咖啡店、便利店、理发店、派对店等。大厅等业态。 “这套公寓最多可以住两年半,无论是通勤、安全、居住体验还是配套设施,都比我之前租的房子好,同事们通常都给了很好的反馈。”佳宁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环境非常满意。 《报告》显示,年轻一代对住房表现出更深层次的追求。他们对“好房子”的定义不仅仅是一个住宿的地方,更是一个有人情味、活动丰富、物业响应及时的社区。这些软因素已经成为新一代租房者和购房者心目中的“隐藏标准特征”。近期,多地积极出台聚焦“好住房”供给的政策。江苏盐城明确增加改善性住房供应;四川成都推进智能家居系统全面安装;山东回应年轻人住房需求提高公积金贷款限额……这些多元化探索不仅精准满足了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也体现了不同地区对“好住房”理念理解的不断深化。王文怀表示,对于年轻人来说,房子不仅仅是用来居住的,更是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的重要载体。那一定是一个充满烟花的地方。 “年轻人是城市最重要的新生力量,他们的想象力和住房需求必须得到满足。”中青报·中青报见习记者 邹俊奇 记者 刘银恒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11月18日 第03页 (编辑:杨淼)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