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燃料从“铀”到“钍”!我国钍基熔盐堆研发取

日期:2025-11-02 09:32 浏览: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燃料从“铀”到“钍”!我国钍基熔盐堆研发取得突破 2025年11月1日 07:5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记者胡哲张建松)广漠戈壁滩上一座新实验堆的落成,让核燃料有了从“铀”到“钍”的不同选择。 2025年10月24日航拍甘肃省民勤县2兆瓦液体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厂房。新华社记者金立旺 摄影记者11月1日从中科院获悉,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牵头建设的2兆瓦液体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厂房f Sciences 最近首次实现了钍铀核燃料转化。全球首次获得熔盐堆钍运行后实验数据。它成为世界上目前唯一运行的熔盐反应堆,并在反应堆中实现了钍燃料。首次证明了利用钍资源的熔盐核能系统的技术可行性。钍是一种放射性较低的银色金属,天然存在于岩石中。钍基熔盐堆是采用钍作为燃料、高温熔盐作为冷却剂的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具有无水冷却、常压运行、高温输出等优点。该技术路线符合我国丰富的钍资源,可与太阳能、风能、高温熔盐能源、高温制氢、天然气和石油化工等深度融合。能源工业与其他行业构建多能互补的低碳复合能源体系。 2025年10月23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整理用于构建基于熔盐实验堆的液体燃料的实验样品。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钍基熔盐堆与目前使用的压水堆不同,采用马塔斯温度液态熔盐作为冷却剂,不需要大型压力容器,也不需要大量水进行冷却。”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专家解释道。从科学构思到工程实施,团队几乎是从零开始。2011年,中科院启动了领先科技项目“未来”先进核裂变能源——钍基熔盐R“核能系统”依托体系化、建设化优势,聚集协同创新团队。没有成熟技术借鉴,就开发;没有专业团队,就干中学。专项实施中,近百家科研机构、科研院所、大学和产业集团深度参与研发和工程建设,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实现了从实验室研发到基础材料、装备和验证的实验堆的重大跨越。功夫不负有心人,该实验堆于2020年1月开始建设,并于2024年6月首次实现满功率运行。2024年10月,建成了第一座钍添加熔盐堆,并在世界上第一个建造了独特的熔盐堆和钍铀燃料循环平台。形式。目前,科研团队正在对钍添加后的主要科学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戴志民团队负责人表示,团队的目标是2035年建设100兆瓦钍基熔盐堆示范工程并实现示范应用,加快技术创新和工程改造,为国家提供安全可靠的钍基发电新路径。策划:陈芳 记者:胡哲、张建松 统筹:杨丽萍、吴静 新华社 国内制作 (编辑:马长彦)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