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市场面面观】冰雪旅游已驶入体验蓝海
日期:2025-11-22 09:43 浏览: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随着北方多地进入冰雪季节,冰雪旅游市场人气不断提升。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近日公布冰雪时代发展目标,致力于将“冷资源”转变为“热经济”。回顾过去一年,一些城市凭借精准营销和情感共鸣,成功“破局”,成为令人惊叹的网红目的地。如今,大众对冰雪旅游的热情正在从追求新奇转向理性选择。如何推动冰雪旅游从“惊人人气”走向“可持续人气”,成为各冰雪城市面临的重要课题。今年冰雪旅游呈现玩法升级新趋势和不同的经历。例如,哈尔滨对冬季旅游产品进行了系统升级:冰雪大世界用科技打造沉浸式场景,太阳岛雪博会注重生态与艺术融合,松花江冰雪嘉年华增强互动体验。三大景区共同构建了层次丰富、业态多样的冰雪消费矩阵。长白山还突破滑雪唯一模式,推出温泉体验、雪场驯鹿等特色项目,拓展冰雪产业链。新疆阿勒泰依托作为“人类滑雪发源地”的文化遗产,将毛皮滑雪、冰雪摄影等独特体验融入产品设计中,为游客提供更具特色风情和人文深度的冰雪之旅。交通网络的完善为冰雪旅游注入新动能。除了跨省长途旅行,高铁网络的持续畅通,也让短途冰雪旅行成为可能。美团出行数据显示,今年冬季冰雪旅游线路和高铁出行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沉白高铁的开通,建立了覆盖北京、沉阳等城市的4.5小时交通圈,扩大了冰雪旅游游客范围。长距离和短距离的有效衔接和互补,不仅扩大了冰雪旅游的“蛋糕”,而且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形成了“多点开花、全球发展”的伟大格局。而冰雪旅游市场从爆发时进入稳健发展的新阶段,主要竞争已从“雪与否”的禀赋资源转向“雪与否”的体验竞争。冰雪旅游能否走红,不再仅仅依靠自然优势,更取决于未来独特的体验、文化的深度和产业的韧性。文化内涵是冰雪旅游的灵魂。东北的勇敢与热情,西北的威严与秀丽,中原的厚重历史。地域独特的文化是塑造冰雪旅游特色的主要元素。民间传统、艺术与文化的融合。冰雪体验中的手工艺等文化文化让游客在领略冰雪奇观的同时深刻感受到人文之美,这种基于文化认同的情感联系是打破同质化竞争的重要突破口,归根结底是一场体验的竞争。建设和升级旅游基础设施,完善交通网络,提高住宿、餐饮等配套服务水平。只有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感受到被尊重、被照顾,流量才会转化为口碑和长远发展。冰雪旅游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各地区需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既要继续发展硬件设施,又要着力提升软实力;我们不仅要追求规模效益,更要注重质量升级。只有这样,冰雪经济才能真正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冰雪的“流量”才能在发展的“增量”中发生变化。 (作者:姜天骄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付仲明)